
纪录片-宇宙时空之旅
2019-11-03
纪录片《桑梓-古港樟林》
2019-11-03我前段时间把周轶君的《他乡的童年》刷完。
看前几集,我都比较激动,逢人就推,让人也看看。
直到最后一集,中国。里面展现出来的教育,确实让我有点“他乡”的感觉。因为和中国普遍的教育相差太远。虽然展现的是各地确实存在的一些教育方式。但是,和中国99%的教育并不相符。
我就立马有一个反思。前面几集展现的究竟是各国普遍的教育情况呢?还是只是部分少数另类的教育方式呢?如果我去到这些国家,孩子是不是只有很少的概率可以接受到纪录片里所描述的教育呢?
我们做决策,应该基于大概率。当然,我可以奔着小概率去努力,不停提高自己达到小概率事件的概率。但,对于多数人多数情况来说,毕竟它只是一个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的小概率,并是一个划算的明智的选择。
比如英国的精英私立教育。再好,也只服务于7%的人。如果你的家庭收入达到前10%,硬要凑私立精英教育,辛不辛苦别说,多数人至少没有相关配套的财力。可能最多也就把学费和最低限底的低配生活费凑出来。
穷人家孩子上私立精英学校,大概率会在班上活得像个难民。当然,如果孩子心理足够强大,可以扛过去。甚至只要情智够高,还可以发展强大人脉。如果各种足够强大,自然是只有各种好处,不会有任何弊端。问题是,没有多少人有这么强大。
如果我们以“别人怎么怎么强大,根本没有你说的这些风险”来做决策,是愚蠢的。别人强不强大不重要,关键是自己有没有那么强大。如果我们不能搞清楚自己有多强大,不妨自己很弱作为前提来做决策。
后来,我想想后觉得,周轶君的纪录片,即使没有讲主流教育,也是让我们看到很多不一样的教育,至少让我们知道教育不是只有刷题这个选择。这本身就很有意义,还是大非常值得看。话又说回来,其实主流教育是什么样大家都很清楚。让大在家看看有什么不同选择,反而更有意义吧。